学校要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系列报道之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发布时间:2012-05-14

浏览次数:

来源:研究生学院

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是当下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适应国家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目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当前,区域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安徽和华东冶金行业目前的人才队伍结构还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还比较短缺,尤其在工程、管理、经济等专业领域人才短缺境况更加明显。因此,加大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结构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呈显稳步增长的趋势,但2010年开始,国家逐年压缩了学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学校要保证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大力开拓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和途径,着力思考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到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术型与应用型并存的分类培养模式。

学校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谋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扩大招生规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创新型安徽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

学校目前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MBA)硕士、会计硕士和资产评估硕士4个专业学位类别,有12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2009年开始在工程硕士的相关领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进行了相关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首届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毕业,就业情况良好。

国家到2015年将实现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并重的格局,然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我校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也存一些问题:生源方面,学校录取时要靠从学术型中调剂,否则招生人数无法保证,更谈不上用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式来考核录取学生;学校和学科在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方面还没形成共识,一些培养单位对招进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仍然按传统的学术型培养方式进行培养;一些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缺乏准确的定位与认识,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选题和研究中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去学术性的特征急需加强和改进;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运行机制等都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诸多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健全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组织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制定各级指导委员会

    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的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规划布局、指导协调全校专业学位教育活动,规范和制定专业学位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成立各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推动本学位点的专业学位教育与企业、行业及相关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联系与对接等。

设立专业学位办公室,负责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的日常工作。

二、健全完善符合专业学位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 ,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制定有别于学术型学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选拔方案;制定有别于学术型学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培养和建立一支适于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开展适应专业学位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改革等;建立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校内外导师选拔和考核体系;制定有别于学术型学位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和学位授予标准,加大专业学位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行业背景与应用价值,具有一定技术难度,能体现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论文选题的指导;五是加大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和模式的研究等。

    三、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去向的主体单位的行业发展规划和业务工作主导的研究,论证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攻研究方向以及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和生源选拔等,以促进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张志红  审核:潘紫微   邹珏)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