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化学与化工学院充分认识到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学校和学院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博士化工程,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和创新团队。
自2007年以来,学院共引进知名学校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25人。目前,学院专职教师 43人(除实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4%,其中3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学院拥有教授14人,副教授28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8人,六个方向带头人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2人,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编委2人。 学术梯队中有11人主持了国家基金,其中5人主持了国家青年基金,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勇于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队伍。
学院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博士教师的培养,鼓励跨学科学术力量的集成与整合,实际工作中已形成了六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分别是:基于煤缔合结构即煤分子之间的作用及其与煤工艺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炼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工艺过程最优化研究;高性能化学材料设计、性能与应用研究;新型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有机功能化合物合成与应用研究;天然产物分离与利用。
学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建设已对学院教学和学科建设产生较大影响,近五年来,学院获得了化学工艺省部级重点学科、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煤洁净转化与综合利用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23项,包括17项国家基金,6项科技部863和973预研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省部级项目40余项,宝钢、马钢等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横向科研攻关项目100余项;获得研究经费达到3000余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800多万元;累计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和国家发明专利12项。培养了85名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生发表的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程改荣 审核:水恒福 夏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