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学校举办“采石·铸新”学科交叉论坛启动仪式暨首期智能冶金交叉学科论坛。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曾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利平出席。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蒋朝辉,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王刚,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辉,中国宝武新余钢铁集团副总工程师冯小明,南钢股份炼铁事业部副总经理方磊等知名学者与行业专家应邀出席。冶金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


曾杰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支持。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坚定不移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此背景下,学校举办“采石·铸新”学科交叉论坛,旨在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布局,构建高水平交叉学科群,为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拓宽新路径。冶金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与支柱产业,其智能化进程直接关乎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数字中国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打破冶金、材料、计算机、电气、能环、机械、管工等学科壁垒,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智能冶金交叉学科新范式,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行业转型与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论坛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处处长、冶金工程学院院长龙红明主持。专题报告环节,蒋朝辉教授、王刚教授、徐辉董事长、方磊副总经理,以及我校工程研究院张立强教授、电气工程学院方田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陶陶教授、能源与环境学院包向军副教授分别围绕高炉智能监测、人机混合智能、绿色冶金、数智平台构建等前沿交叉学科议题作了专题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人员聚焦“通用智能与工业强智能”“智能冶金理论研究与应用场景”等主题进行开放式讨论,深入探讨智能冶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交叉研究与应用前景。大家一致认为,智能制造正推动学科边界融合与重构,跨界协同已成为必然趋势,亟需深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为冶金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

郑利平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论坛是贯彻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筑峰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以 “采石”之勇气凿壁求新,以“铸新”之匠心熔炼未来,采他山之石,铸学科之新,为打破学科壁垒、构建高水平交叉平台奠定基础。各学科应坚持开放协同、融合互鉴,汇聚多学科智慧,突破传统局限,激发创新活力。学校将推动“采石·铸新”学科交叉论坛常态化举办,每期聚焦不同前沿主题,打造集智聚力的高水平交叉平台,进一步深化交叉融合,优化学科布局,擦亮学科特色,加快构建高水平学科创新体系,助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撰稿:余正伟 张韵 审核:刘小芳 龙红明 张苒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