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议中心召开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结交流会。校长李家新、校党委副书记陈润出席了会议,南京理工大学团委书记缪建红,学工部(处)、教务处、科研处、工创中心、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相关教师和同学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1
 

 
1
 
缪建红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工作理念、重点工作、特色工作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情况:通过树立“用户至上、平台战略、体验为王”三大理念,紧扣“政策、资金、管理、人”四股力量,把握“广、深、响、常、长”五个重点,扩大覆盖面,推动重心下移,依托学科优势,构建长效机制。在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南京理工大学报送的作品获得特等奖3项,夺得全国 “挑战杯”桂冠。 
 
交流会上,获奖作品的学生代表结合自身的参赛经历,畅谈了参加“挑战杯”赛事的收获与心得。获奖作品指导老师代表冶金学院王海川、化工学院伊廷锋、计算机学院郑啸、管工学院徐斌、商学院周世军、数理学院贾虎分别从项目遴选、学生团队组建、作品完善机制、配套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校团委负责人介绍了“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从校赛到省赛、国赛的基本情况。教务处、工创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就今后更好地办好“挑战杯”竞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陈润表示南京理工大学的先进经验对今后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肯定了我校在本届“挑战杯”和“互联网+”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要求相关部门和学院不断总结办赛经验,完善政策机制,增强学生覆盖面,提高老师参与度,通过精挑选、重孵化、强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管理服务,构建科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学校育人成效。
 
李家新在讲话中指出,我校在“挑战杯”和“互联网+”竞赛中的优秀成绩是学校育人成果的体现,是多部门各学院密切配合,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参赛学生热情投入的结果。他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学院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通力协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学生受益面,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我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贡献。(撰稿:祝小迁 殷世茂 审稿:王先柱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