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份以来,我校结合团中央“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三走主题活动开展“勤早行动”,学校各级团学组织紧紧围绕主题,精心筹划组织,推动体育锻炼与校风学风建设、文明宿舍创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紧密结合,让学子的青春不再“宅”,让青春“动”起来,展示出我校青年学子热爱运动、阳光进取、青春靓丽的精神风貌。
“三走”让青春不再“宅”
“人勤春来早”……清晨的阳光洒向校园,校园操场上,同学们三五成群,用运动开始新的一天。其中总能看见6个人迎着熹微的晨光,一起长跑、俯卧撑、打篮球……他们是机械工程学院7栋223寝室王冰、徐学、施磊等6个人。
6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不仅因为是成绩优秀的“学霸”,他们还非常热衷篮球运动。大一以来,他们一起相约进行体育运动,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的脚步,无论风雨寒暖,在校园的操场上都会出现他们6个锻炼的身影。
“走进大学,很多同学都喜欢宅在宿舍,沉迷于网络,不爱锻炼。勤早行动开展后,同学们的体育锻炼气氛浓厚了,更多的同学告别了网络,走出了宿舍。”王冰说。从大一进校后,他们宿舍六人就相互扶持,互相鼓励,一直坚持锻炼。大一学年,宿舍6个人全部获得奖学金,其中,王冰同学获数学竞赛省一等奖。
谈到“勤早行动”给他带来的最大收获,徐学说:“参与‘勤早行动’后,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一个宿舍的同学一起锻炼,一起学习,学习效率更高,我们宿舍同学之间的感情更深了。”
发挥“三自”功能,培育“三走”先锋
每天清晨,校园内有一支300个人的队伍迎着晨曦,一起晨跑,这是社团骨干培训班的特色课程之一。来自商学院的张万君同学是社团骨干培训班的一名负责同学,喊同学们起床一起晨跑成为她每天开始的第一件事。刚开始,有些同学觉得坚持太难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家都会准时出现在操场,一起运动。“每天早上,当300多名同学与我们一起在操场上签到,一起将汗水挥洒在铺满晨光的操场时,我们感觉运动的快乐就在我们每一个人之间传递。”张万君说。
来自冶金工程学院的刘康康参加了校志愿骨干培训班学习。至今,他对培训班组织的“荧光夜跑”活动印象深刻,当100多名同学举着荧光棒一起跑步的时候,呼吸着新鲜空气,听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刘康康心中有种震撼和完成使命的荣耀感。这也让他爱上了运动。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早起锻炼的行列中。校院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三自”功能,组织同学们进行阳光晨跑、晨操。校学生会开展新生篮球赛、宿舍文化节,“我为勤早行动代言”等活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同学们走出寝室,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活动。计算机学院组织同学们学习广播操,展现班级风采。商学院开展学生乒乓球联赛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尽情的享受运动的快乐。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勤早周末”活动,组织班级开展三对三篮球赛,各班级竞相角逐,争夺桂冠。
各学生体育类社团也充分发挥作用,校羽毛球协会、武术协会等体育类社团,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们一起运动。马立是羽毛球协会的负责同学,在同学眼里,他也是一名“运动达人”。谈到勤早行动,马立最大的感受是“每日坚持不懈地锻炼,一点一滴实践自己的专属运动计划,辅以同学间的鼓励与陪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得以养成。”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三走”内涵
双人抱球跑、撕名牌……建筑工程学院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庆祝“青年节”,项目形式多样,令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团体参与性与气氛活跃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徒步濮塘”模拟长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体党员迎着朝阳出发,高举旗帜,行走两万三千余步,徒步四十余里,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到达马鞍山濮塘革命烈士陵园。能源与环境学院将“勤早行动”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绿色出行”活动,志愿者一行环雨山湖骑行,着红衣、戴红帽,车头带环保标语的绿色小旗在风中飘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开展环湖骑行活动,呼吁人们在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电气信息与工程学院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建立各种运动兴趣小组,并开展如“体育达人、运动健将、最佳运动天赋奖”等一系列体育运动类奖项评选。外国语学院针对女生比较多的特点,举办“女生系健身节”,组织学习民族舞、交谊舞、街舞等舞蹈以及瑜伽、形体锻炼等健身塑形系列活动,深受同学欢迎。艺术与设计学院让“勤早行动”和专业结合,让同学们清晨在校园选择你认为最美的景色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来,引导同学们发现美。
微互动,让“三走”就在身边。在“三走”活动开展期间,同学们纷纷拿起手机,将活动中的趣事、乐事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晒”了出来。“晒心情”、“晒微笑”、“晒风采”,通过分享体育锻炼中的美好瞬间和快乐时刻,在校园内营造青春健康的生活风尚,感染身边的同学。
助推学风建设 提升“三走”实效
清晨,秀山校区阶教前国旗广场传出一阵阵清朗的读书声,这是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组织开展的“公法驿站成长大讲堂之国学经典晨读”活动。 “同学们就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负责同学余亚芬说。
外国语学院的陈敏同学经常在早锻炼后,开始晨读。“晨读和早操相比,不是身体锻炼,而是脑力锻炼,这一方式有助于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提高你的读和说的能力,这对于外语专业的同学们来说尤其重要。”外国语学院陈敏说。
化学与化工学院结合毕业生文明离校举办毕业生文明离校之球类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等。 “规律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每个成员都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虽然现在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去完成学业,但是不能因此忽视了体育锻炼,健康的体魄才是最大的人生财富。”长期担任班干部的杨凤新同学对此深有感触。(撰稿:祝小迁 审稿:杜飞 邹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