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2013—201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沈乐同学
从军训时自我介绍都紧张到有些结巴的一个羞涩女生,变成荣获国家奖学金、学校特等奖学金、安徽省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和奖金的数学系专业第一的尖子生,2013—201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沈乐学姐向记者诠释了挑战之于成长的意义。
迎难而上 数学牛人
相信大部分女生谈及“数学”二字即色变,让人难以分辨清楚的单复变函数、抽象迷离的欧式空间使多少学高数的同学头痛。沈乐也不是天生的数学天才。作为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面对大一就要学习的晦涩难懂的专业课,她也曾苦恼过。“我曾经抱怨过,觉得数学很难,刚上课时也听不懂,但心态要放平,不能因此懈怠,不会的就多请教老师,课后多翻翻相关的专业书看看。”沈乐对于学习的态度与其他学霸一样,认为学习仍是学生的“第一要义”。她每次上课认真严谨,入学以来一节不落。课余时间,她常去泡图书馆。她觉得老是宅在宿舍会让人变得懒散,而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浓厚,对自己能起到监督作用。谈到学习方法,沈乐强调了笔记的重要性:“笔记一定要记,内容分两类,一个是老师解题的方法,一个是自己不懂的问题。遇到问题要尽快解决,一定不要拖延。”正是这种直面挑战的勇气,坚持磨练自己的毅力,学姐渐渐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挑战自我 全面发展
刚刚入学时,沈乐是个说话小声、略显内向的小女生,每每上台讲话感到紧张,这使得她决心锻炼自己。学姐先后参加班级演讲比赛和班干竞选,积极参加学校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多种比赛并取得不错的名次。“大学除了专业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很重要,不会的就要去学。”沈乐抱着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对待各方面的挑战,如今,与人交流侃侃而谈,再不会感到紧张局促了。孟子说,璞玉虽万镒,仍需使人雕琢之。每一块玉石,想要绽放华彩,都得精雕细琢。这打磨的细致工夫,要经得起考验和挑战。
采访临近结束时,问及获奖感言,沈乐答道,“有些意外,因为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过,记者认为,凭着她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成长的果实肯定会愈加丰硕。韶华易逝。转眼间,沈乐学姐已经大三了,明确自己发展方向的她决定考研。“未来可能会当老师,回家乡工作吧。”
回首过去的两年,沈乐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辜负青春,不断迎接挑战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学生记者:陈若莹 束传伟 责任编辑:王旭东 审稿:邹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