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徐浩,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教师,数学建模中心副主任。2007年从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在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工作伊始,徐浩参与到学院数学建模指导团队,共获国家二等奖四项,省级一等奖十项,省级二等奖七项,省级三等奖十九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成功参赛奖四项。

在创新中开拓前行
2013年,徐浩发起组织安徽工业大学iGEM代表队AHUT_China,参加MIT主办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首次参赛即获铜牌。2014年再次组织iGEM代表队AHUT_China在美国波士顿同全世界245支队伍同场竞技,获得银牌,并担任Foundational Advance 组的评委。
徐浩非常关注竞赛细节和同学的心理。在竞赛的过程中,有一些比赛的准备周期很长,难度也很高,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有的同学因为某个细节没有处理好,项目推进不下去了,会出现被“卡”住了的感觉,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这个时候,徐浩及时为学生把脉,帮助同学疏导心理,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同时积极帮同学想办法,当好后勤部长。2013年,他指导iGEM比赛的时候,项目进行到一半,需要通过生物实验验证项目的方法和得出结论的时候,学校生物实验室没有建成,开展不了实验。很多同学都想放弃了,他私下里通过其他老师的关系,联系上了中科院微生物所,所有的实验最终在微生物所中完成,顺利的邮寄了样本,参加了比赛。2014年的比赛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他积极联系,找到了学校化工学院的生物化学系老师,在学校刚刚建成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中完成了实验。
在学习中开渠引水
2013年起,徐浩参加安徽工业大学航模队的指导工作,组织学生参加了2013年和2014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获得国家二等奖一项,国家三等奖七项。2012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长沙赛场),救援机器人仿真项目,国家三等奖。第14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灭火比赛套装组大学组,三等奖。指导学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二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三项,SRTP重点项目一项(结题评价为优秀),SRTP一般项目一项(结题评价为良好)。
曾经有人发过这样的感慨,你指导的项目这么多,交叉的学科也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也非常多,你能指导的了嘛?徐浩回答道:正是因为不同背景的同学多,需要兼顾的学科知识多,我的角色就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我同样是团队的一员。大家一起找方向,一起寻突破点,哪怕是跨度极大的专业知识都敢于去学,我在其中扮演一个学长的角色,先自己去学,找到方向了就带领团队其他同学继续往下学。
在指导学生竞赛和教学之余,徐浩不忘潜心科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为安徽工业大学第一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获得资助的项目。主持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参与科技部中国-塞尔维亚科技合作项目一项,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一项。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7篇,均被EI收录。参与编写英文专著一本(已由美国Nova Publisher Inc出版)
七年来,徐浩指导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已经毕业了七届。无论是哪个竞赛项目,他都喜欢去建个QQ群,比赛的时候,开不了小会,就在群上讨论,群上传资料,平时聊天侃大山,十分随意。当同学毕业了,考研了,工作了,他仍然通过QQ群联系他们,了解他们的动向,为后来竞赛的同学打基础。
徐浩经常说:做一件事情,只有用心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不去做,甚至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正是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勤勤恳恳,敢于创新。(责任编辑:张卉 汪盛颜 审核:邹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