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美丽工大人:校师德先进丁汉林——满腔热忱 教书育人

发布时间:2014-10-10

浏览次数:

来源:

丁汉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他始终用满腔热忱辛勤地耕耘,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书,孜孜不倦

2010年6月进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后,丁汉林主要承担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中,他经过不断摸索和改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以现行教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及最新研究成果,或以专题形式呈现,以形成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及理论知识的合理运用,或以论坛形式出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现象、新理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得抽象的专业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注意专业课教学中的“前引后导”及“左邻右舍”,努力做到各专业课程教学独立而不孤立。经实践,这样的教学形式在提高学生听课兴趣、加深知识点理解、弥补国内教材老化、实现高校教学与市场现状、国际学术前沿接轨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所给予的评教成绩每年均保持在系里前3名。

另外,他所讲授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绝大多数开设金属材料专业和材料成型专业的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选科目。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也就逐渐延伸到课堂之外了。每年的下半年,他的实验室都会对许多本专业或相关外专业参加考研的学生开放。无论多忙,他都会定期抽出时间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分析与解答、考研信息的交流与指导等帮助,这些举措为学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提供了有益帮助。如今,有些已经到外校就读研究生的同学,在学习或研究中遇到困难时还会经常和他联系,而他也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

 

育人,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教师,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丁汉林认真备好每一次课、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力求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好学生的表率和楷模。在尽心尽力地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之外,他也会抽出时间深入班级去关心学生成长和发展。几年来,他先后担任了2009级和2013级材料专业班主任,通过听取任课教师意见、与学生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和关心班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在班级活动中也经常以现身教育的方式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扎实学习,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他所带班级班风优良,学习氛围浓厚。料139班期末考试成绩在材料学院全年级第一,料091班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并有多人考取西北工大、北科大、东北大学等名校研究生,他本人也被材料学院评为2012至2013年度优秀班主任。

此外,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和系副主任,除了一些日常事务之外,他还积极参与校院系各级的教学活动,如配合学院完成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3级培养计划的制订、教学大纲的修订等工作;主持和参与了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尽己所力,为学校的博士点建设和验收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等。

 

科研,硕果累累

2007—2010年,丁汉林在以镁合金研究而享有盛名的日本長岡技術科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人社部留学回国人员优先资助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7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发表10余次,曾获第3届亚洲镁合金研讨会Outstanding Poster Award等荣誉;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专利5项。

 

课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与大学生个人成长息息相关,近年来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素质教育之上,这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的要求,是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必然趋势。教学之余,丁汉林积极响应并配合学校关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项举措:关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学校的SRTP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计划、挑战杯等科技活动和竞赛,其中,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组队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所指导的团队也获得了省级银奖的较好成绩。

此外,在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他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集体指导,并通过座谈、研讨、E-mail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于难度较大或任务较重的毕业设计,采取小组合作制的方式进行;在探索性实验中,允许实验失败,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本质分析和总结,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具体实验与分析;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研项目工作的积极作用,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钻研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四年来,他所指导的本科毕业生中有3人被推荐为校级优秀论文,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曾获校长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责编:俞超  许小虎  审核:邹珏)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