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美丽工大人:校师德先进向崇学——“向妈妈” 称谓就是学生最好的褒奖

发布时间:2014-09-22

浏览次数:

来源:

 

 

向崇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廿余载

老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与指导工作。她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在工作中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在教学中,她树立服务学生和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不仅做好专业教育,还注意结合专业实际内容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坚持良好的师德、师风,以实践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荣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勇挑重担  教学科研都出彩

向老师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作为副主编,她编写的教材《财务会计学》(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省级精品课程教材)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还是会计系这几年申报立项的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重要成员。她平时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院系安排的各项工作,努力探索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她多年来主要承担学校会计学硕士、资产评估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会计系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类课程,每年的教学工作量都超过了全系教师工作量的平均水平,并能自觉服从院系领导安排,工作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乐于为系工作分忧。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省校两级教学研究课题多项。作为安徽永涵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的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和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她平时积极参与事务所的业务活动。如2010年在财政部会计司举办的全国性注册会计师行业学习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有奖征文活动中,她撰写的《谁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基于中小企业审计环境的分析》一文获安徽省优秀奖(最高奖,全省只有3人获该奖项)。产学研有机结合,使其2007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第十届)及全省(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三等奖和全省特等奖;2013年指导学生参加校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2013年还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以身作则 关爱学生助成长

向老师教学严谨,在工作上努力实现争先创优。她不仅在备课、授课等教学环节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树立服务学生和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她不仅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教育,还结合专业实际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成长,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她常说,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敬业,要有良好的师德风范,还要真心关心学生,切实为学生着想。她认为,学生确实有多种差异,但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对好的学生自然要关心,而对“差生”更要加倍关爱,因为他们更需要关心。教师要能倾注心血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并加以充分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信心,从而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些都会让学生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按此信念,多年来,她一直在自己平凡的教学岗位上默默实践着,受到学生的广泛肯定、尊敬和爱戴。

向老师不仅重视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与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她认为,无论会计还是审计专业学生,将来都会与大额度的现金打交道,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比常人更加坚定的道德底线来抵制这份诱惑。一个优秀的会计师首先必须是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而脱离了原则与底线,不管你有多么出色的专业能力,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有志从事会计和审计等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坚守原则,健全人格。另外,她建议每个学生一定要准确认知自己,比如对大一大二学生,不能放松高中时努力学习的劲头,要学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多地丰富自己的学业生涯;对大三大四学生,要提前考虑毕业之后的问题,不管是考研还是直接工作,都要有个明确目标。要把握住自己所能支配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为自身将来发展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能力。惟有如此,才能在毕业后真正发掘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特长与价值。

叫你一声“向妈妈” 多少尊敬在其中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来引导学生,而在教学之外的相处中,则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无微不至地呵护学生。在她带过的研究生中,记得有一位学生家境不怎么好,在发表论文时怎么凑也凑不齐规定的版面费。她知道后,毫不犹豫地帮忙垫上。还有一位学生准备跨专业报考会计专业研究生,初试都已通过,复试时却被专业课给拦住了。她得知后,连忙在每天晚上九点半上完课后,挤出时间一对一地辅导到深夜,就这样完全不计回报地辅导,一直持续到她顺利通过复试。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就一句话,“真心关爱学生”。这就是多年来一届又一届学生愿意用“向妈妈”来称呼她的缘由,也是她作为一位老师对学生付出一种母性博爱的真实写照。(责任编辑:王旭东  许小虎  审核:邹珏)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