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你不曾认识,却觉得与他似曾相识的高个学长。矫健轻快的步伐里洋溢着专属他的青春活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他就是陈凯旋,材料学院20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校友会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金奖以及“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双优生”等荣誉称号,并于2013年考取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
第一次见面,他微笑着说外面天热着呢,你们辛苦了。从那一刻起,他的文质彬彬、清新俊逸、自信乐观便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他一直鼓舞自己不断前行的座右铭。他解释道,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是他从小就懂得的道理。他说自己理解父母在学习上所给的压力,没有从小的学习积淀就没有现在谈笑自若的他;姐姐的优秀提醒他,没有永远的强者,没有永远的老师,保持谦逊的态度才是常胜法宝。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李小龙更是他深深敬佩的偶像。“当所有人都在怀疑你的能力,质询你的想法的时候,你要做的便是虚心地去学习,厚积薄发。像李小龙先生那样用学习的能力和坚韧谦和的态度驱赶前行的拦路虎,做个热血沸腾、胸有成竹的挑战者和被挑战者。”
精于勤奋 成于思考
“所谓勤奋,就是当你有了一个确定的目标的时候,你会有种出于内心的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拼劲。”成功之花不一定非由勤奋之泉浇灌而成,但是没有勤奋作养料,再美的花迟早也会枯萎,学习同样精于勤奋。每天清晨六点多,陈凯旋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教学楼的角落里。有人觉得早起是件辛苦的事情,但他却说,当你知道你的未来需要奋斗的时候,你不会觉得那是一种煎熬,而是一份充实。当年,他站在出了车祸的父亲病床前的时候,就立下志向:做个有担当、能吃苦、勤奋的汉子。今天,我们面前的他肩膀也许还不是那么宽广结实,但是他的勤奋和担当必定能让其变得更加成熟、坚韧、优秀。
“行动成于思考,我们可以轰轰烈烈地去做很多事情,但是每件事情的背后都需要我们静下来认真思考:我为什么去做,怎么去做好。”所以他经常会给自己创造一个独处的以供思考的环境。每个人都有一个醒悟期,而他的醒悟在每次安静的思考中。因为每一次思考都在给自己一个清空过去的机会。一杯酒,如果你想再来第二杯,你必须先将其喝完才有可能去贪杯。“很多时候我们走的太快,所以必须要停下来想想走过的、前行的路。三思而后行会让行动更加高效、有意义。”
内敛是一种品质,奔放是一种态度
中学时,他还是个内敛的小伙子,羞于交流,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亲戚们笑称他是“乖乖男”。而今这点在谈笑风生的他身上似乎很难再看到。“人生就像一个正弦曲线,有高峰有低谷,并且循环往复。内敛给了我沉淀自己的机会,让我在成功时不被掌声淹没,在挫折时不被气馁抑制。”我们应当感谢他曾经的内敛给我们带来的如今的他-----有思想、有道义的优秀大学生。在谈到处事态度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两个字:奔放。奔放地做想做的事情,说想说的话。正是由于他内在的谦和和外在的奔放,他相继在学习、学生工作、社会实践、以及科技竞赛中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做优秀的人,渡别人的难
在采访最后,我们一起交流了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陈凯旋给我们说了一个小插曲:有一次他和舅舅一起吃饭的时候,舅舅问道:“知道我为什么一直以来愿意帮助那么多人吗?”他曾以为舅舅的乐于助人是为了以后有人愿意帮他,结果舅舅摆摆头只是简单地说了句:“做一个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想渡别人的难。”这句话对他影响至深,而今他也愿为了今后有能力去渡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难,做个正直、善良、优秀的人。
今天,他获得了安徽工业大学十佳大学生的荣誉称号,这是他的努力与汗水的结晶。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他会是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有为青年。(撰稿:学生记者 顾青青 责编:汪盛颜 审核:邹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