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科技日报》报道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2-10-08

浏览次数:

来源:宣传部

101,《科技日报》以“创新试点班批量打造发明家”为题,在四版倒头条位置刊载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新闻稿件。稿件刊发后,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中国科技网等进行了转载。此前,新华社、《中国科学报》等媒体也对此类新闻进行过报道。(汪盛颜  审核:赵保平)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2-10/01/content_524780.htm

 

附:“创新试点班”批量打造发明家

 

“指纹加密印章”、“ 防止农作物被野生动物侵袭的报警器”、“ 立柱式无土栽培机”……本科学习4年间,发明了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发明专利,安徽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曹飞一跃成为校园瞩目的明星。

 

 在安徽工业大学,像曹飞这样的“科技之星”比比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加过“创新能力试点班”。

 

2001年,安徽工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创新能力试点班”,系统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该校校长李家新介绍,试点班面向所有学生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力、体验创新过程” 的“三步法”。

 

鲁月红来自贫困农村,刚入学时,她总认为自己“矮人一截”。参加“创新能力试点班”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仅获得了多项全国科技竞赛大奖,还于20105月注册成立了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目前已签署3项合同2项合作意向书。

 

10年来,安徽工业大学共有800多名学生从“创新能力试点班”结业,提出各类创意设想达50多万条。截至今年6月底,学生共申请专利810项,授权专利505项,其中数十项专利转让到企业。

 

“通过创造学系列课程、课外科技活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和创新基地等五项合一的教育模式,浓厚的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创新能力试点班”指导教师冷护基博士说。

 

在试点班,学生参加专场报告、讲座以及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竞赛,都可获取学分。教师具有学科交叉意识,为同学们的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开展指导。同时,要求试点班的同学在大学四年中坚持“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意、每人一项专利”活动。

 

创新素质教育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近年来,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学生屡创佳绩。今年,该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的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引起关注。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汪盛颜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