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安徽日报》等报道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12-06-21

浏览次数:

来源:团委 宣传部

6月20日,安徽日报c1版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身能力—奉献社会最快乐”为题全面报道和充分肯定了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安在线,马鞍山日报等媒体进行转载和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我校志愿服务工作以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宗旨,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队伍、基地建设,探索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方式,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发展,既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才干,又有效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祝小迁  审核:窦贤琨  夏家龙)

附:

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身能力

—奉献社会最快乐

马鞍山市花山区东苑社区有一所特殊的“四点半课堂”,它解决了从下午4点半到6点,家长没下班、孩子没人管的难题,被孩子们称为“快乐的四点半”。在这里陪伴孩子的志愿者,是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大学生们。

从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下午,4名大学生志愿者轮流去“四点半课堂”,辅导孩子作作业,带孩子做游戏,一直到家长下班来接孩子回家。经常是送走最后一名孩子,时针已指向晚7时,志愿者们还得坐上半个小时的公交车返回校园。 “辛苦自己,方便他人,这个课堂不仅是小学生的,也是我们大学生的另一个课堂。 ”志愿服务队队长姜广强说。

 “立足校园、服务社会”是安工大大学生志愿服务一直坚持的方针。校团委副书记窦贤琨介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提高了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又充分接触社会,自身能力也不断提高。

1997年5月,安工大组织了第一批30多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出任马鞍山市花山区街道主任助理,开展法律咨询、科普进万家、综合治理、社会调查等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了15年,服务范围扩大到马鞍山的所有街道、乡镇及当涂县6个乡镇,每年参与志愿活动的有近200人。大学生余晨志愿担任社区主任助理后,定期给社区低保户的孩子辅导功课,解答难题,还和同学们一起帮助社区建起信息网络,手把手地教大家网络知识。余晨说:“社区主任助理虽然辛苦,但我很喜欢,通过实践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本领。 ”

自马鞍山开展“无偿献血、无尚光荣”活动以来,大学生们踊跃参与,累计近3万人次加入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300多万毫升,被誉为“马鞍山最大的流动血库”。去年,东盟系列会议和全球外包大会在马鞍山市召开,安工大150名外语志愿者参与会议贵宾全程接待服务,给外宾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在马鞍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安工大近千名学子参与“给绿诗城”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名学子参与交通协勤志愿服务。志愿者们还发起“节假日到公益机构去”等爱心行动,把敬老院、孤儿院、聋哑学校等公益机构变成爱心服务的活动基地。

眼下,志愿者马校辉和他的团队正忙着策划暑期科技夏令营活动,这也是安工大志愿者团队每年暑假的“必修课”,大学生们将担任科普辅导老师,指导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动手实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去年我们带了500多名中小学生,制作了1200多个科技小作品,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可高兴了。 ”马校辉说。

多年来,安工大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服务地方建设。仅2011年,学校就组建了100支重点团队和1.6万余名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产生了 积极的社会影响。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