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心理健康教育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二: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充分完善心理咨询的服务功能

发布时间:2012-06-12

浏览次数:

来源:学工部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以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为主的心理行为矫正是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筛选特殊学生,开展以个别咨询为主的心理行为矫正

在校大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其生理、心理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征。尤其是心理上正处于转折时期,容易面临各种心理问题。自2002年起,我校每年均为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所有参与心理普查的学生发出“反馈信”,将其测试结果简要地告知,并对其中的测试结果不好的学生明确地约请他们前来心理咨询中心作10分钟轻松面谈,以便进一步判别其测试结果不太理想究竟是测试当时正处于情绪的低潮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由此,每年筛选出一批“特殊学生”,作为个别心理咨询的对象。同时,在心理中心开展的各项宣传普及活动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了心理咨询,并且在出现困扰后会主动寻求帮助。每年,心理中心接待来访学生逾千人次,随着学生求助意识的增强,咨询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方便学生前来咨询,心理中心还制定晚间和周末值班咨询制度,从而最大程度的服务学生。

二、面向全体学生,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个别咨询的方式是一个有效的心理辅导途径,但不足之处是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单一等。而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克服以上弱点。它是通过设立特定的场景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非常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团体辅导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我校一直将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自2002年起,每学期都举办“人际交往训练营”,提出了“在游戏中品尝心理的愉悦,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感觉,建立跨系跨专业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口号,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我们还分别在不同学期陆续举办了“生涯探索”、“戒除网瘾”、“两性情感”、“自我成长”等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营,提供同辈交流和互动的有效平台,以此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的素质。实践研究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加强咨询人员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咨询人员自身素养是开展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的基础。我校心理中心十分重视咨询人员能力的培养。每年都派遣多人,有针对性的外出学习心理咨询的各项理论和技术;每位咨询人员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成长。同时,每周两个半天在王军主任的督导下开展内部业务学习,将咨询中遇到的困惑拿出来讨论,提高对问题的认识,明确进一步咨询的思路,从而更好的帮助来访学生。经过多年的修炼,心理中心每位咨询人员依据自身特点,均发展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咨询风格,能够利用各自擅长的咨询技术来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看着痛苦不堪的来访学生,经过多次咨询,带着领悟、轻松的离开咨询室,咨询人员内心无比欣慰。

    个体与团体点面结合开展心理咨询,有效的完善了我校心理咨询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帮助了处于各种心理困扰中的广大同学。(俞超  王军  审核:陈选华  夏家龙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