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定点帮扶村和县历阳镇兴圩村传来喜讯,由学校援建的高标准香菇种植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走进新建成的香菇大棚,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散发出淡淡的菌香,首批1万棒香菇菌棒顺利入棚上架,标志着兴圩村在产业多元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上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先后赴池州、六安、宣城等地开展专项调研,系统学习菌种培育、智能环控、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重点环节技术,撰写《兴圩村香菇种植产业可行性报告》。在试点阶段,村里自筹资金搭建试验棚,引进300棒菌种开展试种,同步建立“企业+高校”双保障机制,与池州某菌业公司签订菌棒供应协议,并依托学校资源对接香菇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为规模化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这不仅仅是一座大棚,更是我们村集体经济的‘活水源头’”。兴圩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黄宁辉介绍。产业兴则乡村兴。香菇种植加工,是兴圩村继黑木耳种植业后推动产业多元化的生动实践。驻村干部为“兴”而“为”,“小香菇”撑起“致富伞”。随着香菇产业发展,兴圩村正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联农带农的产业振兴新路径。(撰稿:黄宁辉 审核:胡卫东 李波 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