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7月6日至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42名思政课教师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延安大学)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锤炼党性修养”专题研修。
以学铸魂:感悟延安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研修期间,教师们聆听了多场高质量的理论报告与专题讲座。延安大学惠小峰教授作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专题讲座,她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述,带领大家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光辉的革命历程、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并深刻阐释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延安大学教授常改香教授作了《将延安精神融入现代教育》的专题报告,她从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延安精神的内涵、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三个方面深刻解读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全面讲述了延安精神在新时代教师队伍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躬耕足迹:回望峥嵘岁月 赓续红色血脉
研修期间,教师们怀着崇敬之心,踏访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抗大、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伴随着解说员的细致讲解,教师们一边聆听英雄事迹,一边阅读革命文字记载。一件件蕴含历史的实物藏品,一幅幅真实的图片资料,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场景,让在场的每名教师重温了战与火的革命历史,倾听了英雄先烈的历史回音。在枣园革命旧址“为人民服务”广场,延安革命纪念馆文博副研究员冯建霞教授深情讲授《白求恩精神》,教师们被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深深感染,坚定了锤炼师德、践行信仰的决心。


践行初心:厚植为民情怀 振奋实干精神
宝塔山是延安市的地标性建筑、革命圣地的重要标志。全体教师在“巍巍宝塔山,绵绵延河水”的见证下,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初心使命。在梁家河村,全体教师聆听了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东维教授《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现场教学,实地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住过的窑洞、主持修建的沼气池、水井,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生活和服务人民的感人故事,教师们深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真谛,汲取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在南泥湾,教师们聆听了延安大学马院原院长郝琦教授《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的现场教学,先后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南泥湾党徽广场等地,体悟当年三五九旅战士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将“烂泥湾”改造成“陕北好江南”的壮丽场景,感悟南泥湾精神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真谛。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爱国情怀
研修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了别开生面的激情教学活动。延安大学程琴教授带领教师们学唱延安革命歌曲,讲述歌曲背后的红色故事。教师们通过深情演唱和生动表演,深刻体会到延安时期“为人民大众”的文化建设方向、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革命先辈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师们还来到“华夏第一陵”的延安黄帝陵,感悟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爱国情怀。学院与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校举办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撰稿:王凌云 审核:倪松根 张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