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安徽省知识产权局举办了专利转化工作座谈会。参会单位分别来自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安徽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处、安徽工业大学知识产权中心和合肥市六家知识产权专业公司等。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一行前来安徽省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调研了解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推动专利转化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会上,安徽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处张勇处长首先汇报了安徽省知识产权运用方面的成果和做法。
作为特邀参会单位,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会上汇报了我校知识产权中心在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作了经验交流。一是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培育创新型人才。探索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多链协同”的分层级培养、分阶段培育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体系。“多链协同”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体系教育模式,入选2024年安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大典型案例。二是聚焦专利信息服务,助力我校科技创新。中心开展面向我校师生的专利申请前的评估和专利信息分析,为我校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提供专利技术分析和专利布局等信息服务。三是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赋能经济发展。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管理,建立健全专利的全流程评估管理制度,打造高价值专利组合,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源头活水,助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修订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规定》,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比例,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优化教师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审晋级和科研绩效考核等方面增加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的权重。将专利转化成效作为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职称评聘时将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同等认定。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专利成果的转化工作。
交流会上,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的同志们以及参会的合肥市知识产权同行们,就我校知识产权中心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各项制度建设非常感兴趣,纷纷提问。中心代表从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建设和协调、人员构成、经费和资源保障、高价值专利培育和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制度保障和激励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回答和交流。
安徽工业大学知识产权工作将继续以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强化专利成果在皖转化、在马转化,为安徽省知识产权强省和马鞍山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撰稿:李延信 审核:高敏 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