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在振华图书馆大明报告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胡发贵研究员应邀来我校图书馆作“望子成人--传统家训的人文追求”学术报告。报告由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高敏教授主持。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马鞍山市优秀社科普及基地”指导老师和本硕士生等100余人参加报告会。
胡发贵围绕着传统家训的人文追求,着重从家是血缘与文化的共同体、家为亲情双向叠加的人文家园、传统家训要旨是教育子女做好人、“做好人”尤要读书等四个方面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胡发贵指出,中国古代家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和印证了中华民族对家的重视,它表达父辈的希望,抒发家声,展现家风,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训文化。胡发贵认为,传统家训可归结为一句话,即希望子女成为一个“好人”,对内光宗耀祖,对外有益于国家社会。至于如何“做个好人”,古代家训中有“重读书”、“重品节”等多种说法,这对目前人才培育仍具启发意义。胡发贵总结指出,传统家训是先人的思考与生活总结,其突出教育子女“做个明理好人”的宗旨,对今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高敏总结指出,报告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发人深省,在文以化人上,家是血缘与文化共同体,家以载道、训以明道,家意味着物质的给养、精神的馈养和文化的滋养;在核心价值上,传统家训体现出一种伦理的巨大力量,蕴含强烈的德性期待与德性培育,追求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在具体方法上,传统家训极为重视读书,主张读书是修德进业之基,“做好人”尤要读书;在表现形式上,传统家训重视口语对话,言谈心交,通过俗文化形式表达雅文化内容,形成文化传播上的一种突破和创造。
报告结束,胡发贵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
撰稿:彭璐 审核:高敏 周彩霞 张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