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我校举办5G钢铁应用场景标准编制研讨会在我校举办。冶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路壮志,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燕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标准部副部长谭斌,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包忠峰,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钢标委秘书长刘澜冰,马钢股份、六安钢铁、杭州海康威视、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宝信软件、包头钢铁、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南京宝希、上海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单位标准起草专家,共同探讨5G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及标准规范。开幕式由冶金工程学院张立强教授主持。
路壮志介绍了我校冶金学科发展情况,指出智能制造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5G与钢铁行业深度融合可大力推动钢铁制造转型升级。5G在钢铁生产工艺线中规范应用,可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落地国家钢铁双碳战略,推动钢铁智慧制造。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展智能冶金研究及应用的高等院校之一,承担多项冶金智能制造相关课题,我们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共同推进5G智慧钢铁团标工作,为5G钢铁贡献安工大力量。
谭斌介绍了近年来华为在5G领域的产品开发及市场应用情况,指出5G为钢铁智能制造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华为5G技术将以其高速、低延迟的特点,为钢铁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钢铁厂5G网络覆盖应根据钢厂实际业务需要规划覆盖区域,实现精准建网,通过5G网络上行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和网络定位等能力,满足钢铁企业各种业务类型的通信需求。钢铁行业体量庞大,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具有生产周期长、生产场景复杂等特点,是华为重点关注的5G技术产品研发应用领域之一。
会议会期一天,框架讨论由中冶赛迪首席科学家彭燕华主持。通过与会专家讨论交流,形成了该标准的框架,分为标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5G技术及解决方案、5G智慧钢铁全流程应用场景(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物流与计量、公辅、钢铁企业厂区)等主要组成部分。我校为炼钢区5G智慧钢铁全流程应用场景的牵头单位负责标准编制工作。
与会代表对5G技术在钢铁生产、物流、监控等环节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分享了在实际生产中的成功案例。会议还设立了若干框架模块专题讨论环节,就5G与钢铁工业的融合、标准化流程、网络安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5G技术在钢铁行业的推广和应用需遵循统一、规范的标准,以确保技术的广泛接受和有效实施。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5G技术在钢铁工业的应用,为5G钢铁应用场景未来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冶金仿真实践基地及相关实验室,对智能冶金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我校冶金智能化研发和冶金学科发展建言献策。(撰稿:张立强 审核:路壮志 张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