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院级督导组老师、在教学竞赛中获奖的优秀青年教师等来为青年教师王玉坤磨课助力,副院长林忠心出席并主持,纲要教研室备赛组团队、学院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磨课观摩。

王玉坤老师以教材为本,重构教学逻辑从四个部分讲授了“鸦片战争中的两个历史必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探讨的内容。他结合书籍记载和真实的历史脉络,带领学生探寻“鸦片战争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这个问题的答案,鼓励当代大学生应该弘扬和践行改革创新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在场的院督导组成员、获奖教师和备赛组成员对王老师的授课进行了逐一点评。
林忠心总结时认为,青年教师应该在磨课过程中体会学会教学设计、参与教学团队、加强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要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善于创造性转化为教学逻辑表达,凝练专题式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基于问题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围绕“两性一度”金课建设要求,要不断加强和及时跟进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引导大学生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切实提高课堂育人亲和力、针对性,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最后他还对后续系列磨课提出具体安排。
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今后会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思维视野,融汇真理真情,提升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把磨课细化成“磨透教材”“磨适学生”“磨出亮点”,打造优质思政课堂。(撰稿:裴飞霞;审核:林忠心 周彩霞 张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