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组织220余名师生代表赴泾县开展“赓续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追寻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的“移动课堂”选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上午9点半,师生代表首先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参观了位于陵园西侧的“皖南事变”陈列馆。陈列馆内以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和珍贵文物,运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景式地再现了新四军在皖南光荣艰辛、波澜壮阔的十年战斗历程,再现了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以及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悲壮一页。同学们为新四军将士百折不挠、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所深深感动。
随后,师生代表一行前往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包括军部司令部、军部大会堂、军部修械所、政治部、教导队、战地服务团,云岭碑园、叶挺铜像广场、新四军旧址陈列馆等。军部大会堂旧址原先是云岭村陈氏宗祠,走进会堂,那一张张发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映入眼帘,同学们在参观的同时,切身感受新四军将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了人民的和平和福祉,艰苦奋斗的“铁军”精神,大家通过一件件文物回忆着新四军战士抗击敌军的动人壮举,深情回忆着那一段壮烈的革命历史。
本次泾县实践教学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在返程途中纷纷发表参观感受。料D226班董兵同学表示,本次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党的奋斗历程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我们当下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不屈服,不低头;“新四军精神”要代代相传,历史虽已远去,革命精神永在心中。安222班叶雨恒同学表示,本次活实践动使我对新四军的成立、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当我走在通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台阶上,漫步在军部旧址的园中,心中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而触动。“宁做沙场鬼,勿做亡国奴”,我不止一次,不止一处看到这样一句话,革命先烈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和平,并为维护和平出自己的一份力。数据221班张旭阳同学表示,我们在革命先烈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他们的英雄事迹,感慨于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愈加真切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努力做一名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根据思政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在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每位学生代表要回到自己所在的实践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份PPT形式的考察报告,并向班级全体同学汇报,以此,扩大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影响,使更多同学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泾县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组织开展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泾县丰富的红色资源,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走出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沉浸感;增加了同学们对于近现代国情和中国革命史的了解,激发起他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担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撰稿:陆春晖 审核:高敏 周彩霞 张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