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建筑工程学院学工队伍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将全体学生的健康与安全记在心头上,落在行动上,扛起建工学工人的责任与使命。
全力做好学生健康摸排工作。为严格落实防控工作要求,学院学工队伍利用“今日校园”APP,面向全院学生实行“日汇报、零汇报”制度,每天详细了解学生当前健康状况,当前所在地理位置,是否被隔离以及是否接触过确诊或者疑似病例等相关详细信息,针对异常状况,力争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隔离、早预防。2019级辅导员徐歆老师还制作了搞笑表情包发给同学们提醒大家每天都要进行信息上报,而部分学生出现忘报漏报又暂时联系不上的,辅导员会第一时间亲自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状况,并请家长做好督促填报,一些学生因学籍降级在“今日校园”中被归入下一级,导致该生辅导员看不到填报信息时,辅导员之间也密切配合,相互提醒相互叮嘱,确保学生情况无盲点、无死角、无漏洞。2015级张同学延期毕业归入2016级,该生做事自由散漫,凡事都不重视,一开始总是忘填“今日校园”,电话也经常打不通,甚至联系家长有时候也不起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每天尚未开始填报前,现任辅导员、原辅导员和班长三方共同努力,三人逢整点轮流给其发“温馨提示”,提醒到时候别忘了填写“今日校园”,任务发布之时,三人在一起给对该生进行提醒:任务已发布,现在可以填报了,请尽快填报。该生若立即填写,就会很快获得点赞,有时候还会获得红包奖励,但若是该生到第二天一早仍未填报,三人又会轮流给其发“温馨提示”,久而久之,该生也非常不好意思,每日零点,填报任务一发布,立马填报。
全力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学院辅导员积极探索疫情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方法,分专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教育,先后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一封信”、“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青年大学习”、“健康打卡·点滴进步”、“‘乡情·乡音·乡愁’网上摄影展”等特色活动,在疫情防控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建工学子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用阳光的心态彼此陪伴、共度时艰。
全力做好疫情知识宣传工作。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学工队伍就通过QQ群、微信群、电话、短信等渠道联系自己所带学生,向同学们推送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疫情防控知识,转发上级权威信息,展示学校学院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开展情况,2017级辅导员屈桂春老师还在QQ群中将简短的疫情防控宣传标语设置成口令,让学生输入口令红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做到科学引导与宣传管理,引导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让疫情防控知识深入每位学生心中,切实增强全院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全力做好学生困难资助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疫情期间情况摸排和精准资助工作,及时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疫情期间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建档立卡家庭、城乡低保和重点疫情地区的学生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做到信息准确、底数清楚,积极配合学校资助中心进行专项资助,及时将补助发放到位,保障经济困难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全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疫情期间,部分学生会出现慌张、害怕等情绪,针对这一现象,学院辅导员及时对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健康状况摸排,了解大家疫情期间是否存在身体不适、情绪困扰或生活困难,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给与学生关怀与陪伴,让同学们了解如何调适自我压力,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提高个体心理免疫力,同时适时向全院学生推送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学院心理工作站负责人王姣姣老师面向全院学生开通网络心理热线和QQ心理咨询服务,以“隔离病毒不隔爱”的情怀,切实帮助师生扫除心中阴霾,助力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王同学家与湖北省仅一河之隔,两地间的交流频繁,疫情发生后不由得感到焦虑和恐慌,而这个时候自己的弟弟突然又发烧了,王同学于是疑神疑鬼,总觉得自己也得了新冠肺炎,非常悲观消极,辅导员知晓后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减压技巧和相关知识普及,并邀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辅导,随着其弟弟被确认单纯的发烧,该生很快就走出阴霾,以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新冠疫情。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建工学院全体学工人将继续在上级的领导下,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响应,工作上履职尽责,继续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守护人,用自身的努力和行动做到让学校放心、让家长安心、让学生暖心。(撰稿:屈桂春 审核:王颖之 张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