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公法学院党委三个学生党支部相继开展学生党员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交流,学院不少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同学主动参与到当地乡村、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学院党委将陆续整理学生党员的事迹,汇点滴奉献,聚公法精神。
行政管理2017级汪雅萍同学,家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镇。2月7日,她就主动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队伍,承担起检疫卡口来往车辆的检测、登记工作。连续11天,汪雅萍每天工作7个小时,因为她说多做一点,村民感染风险的几率就小一点。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她扩充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村委会疫情防控组织中来,形成以她为副队长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深入乡村发放宣传资料,花样讲解疫情防控知识,让村民们稳定心态科学防疫。有一次她在介绍“七步洗手法”时看到一位老爷爷没戴口罩,把自己每天仅有一只的口罩给了他,还教村民们如何正确使用口罩。每一天,在千人桥镇与百神庙镇交叉的卡点上、在农户家门口、在村广播中,都有一个笔挺的身姿、青春的面孔悦耳的声音。新冠疫情防控中,舒城县零病例。近日,千人桥镇党委、镇政府授予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称号。汪雅萍同学说“这是大家都期待已久的结果,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付出的价值。”她兴奋地说,终于可以安心上学校网课了。
法学2017级方兴怡、郭二月同学、社保2016级王瀚霆同学、行政管理2016级朱淦洁同学,都在家乡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在防疫活动中,有的同学们参加所在村镇、社区的巡查,劝散小区内聚集人员;有的向小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举措、个人防护知识,自发在家乡村民组入口处张贴劝返告示,提醒组内居民不要外出,劝返外来居民;有的同学走访村民,帮助100余村民下载“皖事通”,经过体温测量后领取“安康码”。这些党员同学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不怕苦不怕累,有的同学每天值班八个小时以上,中餐都是父母送饭到工作现场。
公共经济管理2017级研究生孙志鹏,家住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假期在家的他主动联系在政府工作的朋友,打听志愿服务活动,并主动报名。2月17日起,孙志鹏如愿以偿在当涂收费站检疫卡口工作,统计过境及劝返车辆,引导来往司机办理线上入境信息填写。这些天,孙志鹏同学还结合所学专业,对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的商务化和慈善作为人民群众对精神消费的作用等课题开展了研究和探讨。
法硕2017级从婉露同学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走出家门,在社区支部书记带领下,协助党支部成员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利用线上网络这一平台,积极推广“安康码”的申领和使用,帮助社区居民答疑。
王术林、黄紫云同学投身于当地村委会疫情防控组织中,寒假期间参与村里来往人员流动登记、体温测量,利用所学积极为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事管本科2017级张雨涵,家在铜陵。听说疫情防控血库告急的信息后,2月17日,主动在“抗击疫情,为爱逆行”活动中参加无偿献血。
疫情防控期间,为落实好地方政府、学校的防控举措,学院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还建立起“党员包干制”,每名学生党员负责联系几名同学,做实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的上传下达和信息报送。
在危难面前,我们一个个普通党员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使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量。正是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中国让全世界看到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撰稿:袁磊 产兵华 审核:胡卫东 汪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