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位置: 院部动态 正文

【战“疫”•开学】外国语学院曹瑞斓:交出在线教学“答卷”

发布时间:2020-03-04

浏览次数:

来源: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延期开学后,如何开展好在线教学就像一份“考卷”,没有大纲,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是答卷人。但由于准备充分,外国语学院院长曹瑞斓教授主讲的线上课程《智造英语》和参与的《大学英语4》,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与学生见面,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线教学顺利开展的背后是未雨绸缪的准备

2019年下半年,曹瑞斓给自己定了两项在2020年春节期间要重点准备的教学计划:主讲并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大规模语言类线上课程《智造英语》,以满足国家社会和校内众多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以2020年春季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为试点,与课程组的老师们一起摸索并着力全面推进面向全校的英语基础课程的线上教学。

为了这两项任务,曹瑞斓根据积累多年的线上教学经验,在2019年下半年就组建了《智造英语》教学团队,开展了教学内容的组织、筛选和打磨。2020年初,她召集《大学英语4》课程组的全体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线上教学准备等都做了深入交流和总体布置。

录屏和直播,分享网课建设技术和心得

新冠肺炎的疫情发生后,迫使许多原本在线下开设的课程不得不调整教学形式,从往常的线下教学调整成线上教学。许多以前对线上教学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老师非常着急。从教育部提出开展线上教学到学校2月17日线上开课,前后只有约2周的时间。从了解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到选择并掌握某个网络教学平台的各种教学环节的操作,再到准备涉及录屏、录音、剪辑等线上教学素材,不少老师感到难以应对。

曹瑞斓组织学院依托院内线上教学专家团队建设“外国语学院教师线上教学辅导”超星平台网络班级。为了帮助同事们更直观地了解和熟悉超星泛雅和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教学特色与使用方法,她应同事的要求,制作了2期与老师们交流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操作的录屏简介。学院的同事们看过之后纷纷表示,对着曹瑞斓制作的视频,一边听一边操作,上手挺快。这2期视频很快被转发到学校教师的QQ网络教学群。曹瑞斓根据学校的安排,开展了两期线上教学的视频直播,与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约600名教师在线交流网络教学,内容包括全球的线上教学形势、我国的线上教学发展趋势、开展线上教学的必要性和基本条件,以及开展线上教学的温馨提示等。

在线教学究竟是直播、录播还是视频学习?直播上课时遇到卡顿,视频、语音沟通不顺畅如何解决?如何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面对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曹瑞斓演示了电脑终端的超星泛雅和移动用户端的超星学习通的使用操作,不仅帮助了同事们快速学习和熟悉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还能初步感受学生在网络学习时的体验,有助于老师们在后续的线上教学中精准发力。她还分享了十几款方便教学使用的录屏、音视频剪辑、画面处理、文件查找的软件。不少在现场直播时因有事而未能参与的老师回看了直播内容。

实战和指导,促团队提高网课建设进度和实效

在开展线上教学分享、关心学院线上教学工作组织和落实的同时,曹瑞斓加紧推进了《智造英语》和《大学英语4》课程的线上教学准备和组织工作。她带领《智造英语》课程教学团队,从课程内容的筛选,课件的制作,讲稿的撰写,到录屏和剪辑,再到网络课程平台的反复打磨,精心制作,确保选课学生的线上学习既有自主空间、能够涉猎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又能够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达到预期的课程效果。《智造英语》课程在还未正式开放全部线上教学内容前,学生通过对已开放的课程介绍和单元预习的学习表达了对本课程的高度认同,学习热情很高。从2月19日通知本课程计划将于3月初开课10天以来,课程累计访问数超过3200人次,已有学生参与课程讨论700人次。同学们都期待3月2日《智造英语》课程的正式在线开放。

有近3000名学生参加学习的《大学英语4》课程的线上教学也是曹瑞斓特别关心的事。她与课程组全体教师一起,参与课程教学内容和设计等的研讨,为课程组的老师们提供课程线上教学操作帮助,答疑解惑。《大学英语4》课程线上教学的用心建设和全体课程组教师的倾情投入确保了该课程线上教学的平稳开展。该课程自正式开始线上教学10天以来,累计访问数超过11100人次,已有学生参与课程讨论超过3200人次。

线下到线上,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课程教学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曹瑞斓把“在英语课程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思考内容,把解答在安徽工业大学这样一所“以工为主”的高校里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特别是对英语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的困惑,把激发同学们为国家学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把帮助同学们明确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与任务等作为《智造英语》这门线上教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课程介绍中致全体《智造英语》课程的同学们的一封信,到章节教学环节的安排,再到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广泛联系本次疫情的防控、中国制造等、人工智能等实际,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思考,处处注意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人才培养效果。(撰稿:万丽芳 审核:陈琳  汪盛颜)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