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要闻院部动态媒体关注学校主页管理登录
今天是: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外网要闻>正文
【精彩一线】马克思主义学院:让思政课堂“实”起来“活”起来
2017-05-25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宣传部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推动思政课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筑牢第一课堂、创新第二课堂、探索网络课堂,不断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思政课课堂建设成为学校的优秀课堂。

1+2>3,课堂新媒体一个不少

老师在教改上“动头脑”,学生才能“进头脑”。这些年,学院探索了辩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多种方法改革思政课。尤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对话式教学模式”,在一问一答的思想交锋与碰撞中,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这种创新教学法让思政课活跃起来,解决了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抽象”、“道理深奥”的难题,提升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方勇老师率先实施了翻转课堂,把学生分成若干主题小组,学生依托每一节课的不同内容,将小组主题作为切入点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分享,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创新了以问题为导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模式。

在抓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学院以第二课堂为抓手,创新实践育人方式,先后与安徽省博物院、凤阳小岗村、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南京博物院等十多个单位合作,为学生搭建起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党员廉洁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感恩教育实践基地等五个专题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点面结合”的实践教学。“点”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面”就是全员覆盖,筹建“体验式实践教学中心”,通过浮雕、图片、影像资料等教育资源的展示和播放,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知,并借助实践体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内化于心,知、情、行三个维度相互配合、层层递进,夯实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为了让学生眼中原先枯燥乏味的课程穿上新外衣,学院鼓励老师们使用新媒体,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拓展网络教育,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推动思政理论学习向生活化、平常化、大众化发展。老师上课前,先在所带班级的微信群中推送下堂课讲述内容相关的文章,以此作为重点解析及讨论材料,服务课堂,提高课堂活跃度。学院还主动顺应“互联网+”潮流,积极组织骨干教师精心录制“微课”,有针对性地解答当代青年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课上+课下”“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筑实效、增活力。

“三位一体”打牢思政课堂支撑点

“以一流的科研带动一流的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科研进行了教学科研、理论科研、宣传科研和行动科研的分类探索,深入研究学科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用科学理论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为主线,研究学科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特点,自觉把学科研究方向凝聚到服务思政课教学上来。构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协调促进机制。

该院还注重提高科研、学科对思政理论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坚持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和政策咨询相结合,着力深化重大理论、现实、实践经验总结的研究,做到重大理论问题上不失语,关键理论范畴上不模糊,认识误区上发正声。面对各类社会思潮,敢于发声、正确发声,抢占理论传播的“最先一公里”。

“三个服务”立足基层抓宣讲

服务社会、开展理论宣讲,是近年来学院的创新之举。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开展理论宣讲服务方面卓有成效,一批服务党员群众的“基层之星”脱颖而出。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敏教授、明成满教授、阮超群教授、夏庆波博士、方勇博士、周仁准博士、许屹山博士等人被聘为安徽省省委讲师团、马鞍山市市委讲师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团成员,多次为马鞍山市各机关领导干部、高校师生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与实践。

学院还自觉做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以及服务于党和国家需要的统一。一方面将社会服务作为教学科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和国家战略相结合的桥梁纽带和实践载体,另一方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建设,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以“安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新型智库建设为依托,着眼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广泛研究,加强与政府和其他科研机构的沟通协作,强化咨政育人、咨询决策服务,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解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力度、广度与深度,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撰稿:高敏 责编:汪盛颜 审核:陈选华 邹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  新闻热线:0555-2311704   E_mail:xwzx@ahut.edu.cn   

浏览总数:
今日浏览: